您当前的位置:姓氏文化

谈新姓中的基因

发布时间:2012-5-14 8:57:19

谈新姓中的“基因”
李郁
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,为“避圣讳”而改姓,为避害而改姓多有记载;这是姓氏文化中常
见的事情。不论是因避讳还是因避害而改的新姓用字里,有不少与原来的姓氏用字保持着一定的微妙联系,也就是说新姓中仍然有旧姓的“基因”。
    一、为避害将原姓隐于新姓之中
为了避害,在改姓时对原姓的用字进行拆分,取其中可独立成字部分作为新姓,这是保留原姓
“基因”的一种形式。明朝,燕王朱棣起兵以“靖难”为名,攻下南京,夺得其侄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。而身为建文帝的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黄子澄被俘不屈,被肢解而死,并祸及满门,族人无少长皆斩。黄氏子孙有躲过此劫者,为避害改姓为“黄”字的一部分——田为姓。
如果原姓氏的用字可以分析成两个字,那么,就会出现一姓改为两姓的事。汉代韩信被害之后
,他的儿子逃往南粤,其后代为避害就把韩字从中分开——分别姓“韦”和“卓”,各取“韩”字之半。这样“韦”和“卓”就作为旧姓“韩”字的“基因”保留在了新姓里。也有的为避害对原姓先拆分再增加笔画,或者将原姓用字的笔画加以重组,形成其它字作为新姓。司马迁的故乡陕西韩城有同姓和冯姓的,原来是司马迁遭祸入狱,其族人为免株连纷纷改姓避害,先把司马分开,在司前加一竖姓“同”,在马前加两点姓“冯”,而两姓都以司马迁为祖。广东东莞县有姓香的,原来他们的祖先是北方的查姓,因避害逃到广东,隐姓埋名,将查姓下边的一横移到上边,就改为香姓了。这样的新姓不是改变而是改造,利用汉字的特点,进行必要的笔画的调整与加减,把原姓用字的形态尽量多地保留下来,以求与原姓“形似”,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姓的“基因”,以供后世了解新姓与原姓的渊源关系。还有一种奇特的避害改姓方式,这种方式很像谜语制作,其新姓就像是谜语中的谜面,而原姓则是谜底。这样就把原姓隐藏得更深,更不易为人所觉察,但又与原姓相切。如鹿邑县的多个以仵姓命名的村庄,据当地传说,那里的仵姓是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的后裔。

   1399年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,从北平起兵南下讨伐,攻克大明都城建康(南京)时,朱棣的侄儿建文帝却失踪了,至今为我国历史上一大谜团。可鹿邑的仵氏家族口口相传,建文帝在城将破之时削了发,披上袈裟扮成和尚与其亲近、随员夹杂在难民之中从京城逃回了老家凤阳。但是,凤阳也在捉拿朱允炆,于是就离凤阳向西北逃到鹿邑县芦苇丛生、荒无人烟地方落脚。朱棣移都北京做了皇帝后天下大定,逃到鹿邑的朱允文及族人感到再无“出头”之日,为避害必须改姓,但对朱姓又难以割舍,于是就改“朱”姓为“仵”姓,认为“仵”只是“朱”字在写法的变异而已,笔画多少与“朱”相同,而且变换写法就仍然是个“朱”字,虽不出头,更能反映出当时改姓人的心境。还有一个以谜语方式改姓的说来也很巧妙,而且谜底谜面天衣无逢。明成祖朱棣通过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后,在登基时让当时天下名士方孝儒代拟诏书。方孝儒认为他是非法夺取了其侄儿的皇权,有悖祖制和纲常,因此拒绝为朱棣写诏书,结果被处死,族人也被株连,在因潜逃而幸免族人中,为了躲避追杀改为施姓。其实,“施”字正是“方人也”的组合,也就是说施姓是“姓方的人啊”,可见其改姓的良苦用心二、 因避讳所改新姓与原姓联系更明显
避讳改姓和避害改姓有所不同,往往是避字不避音,不像避害改姓那样深藏不露,所以,避讳
改姓多采用同音相代这种方式。同音相代是改姓时用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作为新姓,在发音上把原姓的“基因”保留下来。二者相比,避害改姓是求其“形似”,而避讳改姓是求其“音似”。如古代的丘姓, 因避讳孔子的名“ 丘”而改为“邱”,字变音不变;如楚霸王项羽名籍,籍姓为避讳改为与“籍”音相近的“席”为姓;汉宣帝名询,荀、询同音,也要避讳,于是荀姓改姓同音的“孙”,连他们的先人荀卿(荀子)也被冠以孙卿。
在历史上因避讳以同音相代改姓的例子还有很多。唐朝,唐高宗的儿子李弘被立为太子,后在洛阳暴卒,高宗非常悲伤,就破例追赠李弘为“孝
敬皇帝”,从而使李弘成为唐代第一位死后追封为皇帝的太子。不论怎样,李弘也算是一个皇帝了,那么姓“弘”的人就必须避讳了,于是用同音相代的方法,改“弘”为“洪”,既避讳了皇帝之名,又保留了祖姓的音。
《宋史本传》记载,五代至北宋时有一个叫陶谷的人,后周时任兵部侍郎、吏部侍郎;北宋初
年任礼部尚书,累加刑部、户部尚书。而他的父亲却不姓陶而是姓唐,名字叫唐涣。因避后晋高祖石敬瑭的“瑭”唐谷才改成了陶谷。
还有一种因意会避讳而改姓的,如“氏”姓改为“是”姓。按说当时“氏”字无论如何也和皇
帝沾不上边,可是东汉有个叫氏仪的人与大名士孔融关系好,时常在一起相互嘲讽。一天,孔融故意吓他说:“你这个姓里包藏着杀身之祸。”氏仪见他说得很认真,便追问原因,他仍板着脸说:“你姓氏,‘民无头为氏’,民的头不就是皇上吗?”氏仪一听原来如此,细想想也有道理,便要他帮助改姓。于是,他建议氏仪把“氏”改成它的同音字“是”。后来,氏仪采纳了他的建议,改姓为“是”,自己的名字也由氏仪改成是仪。这种意会的犯讳避讳是有些荒唐的意味了。避讳改姓除了同音相代,还有同义相代的。  同意相代,主要是出现在古文献里。因为古人写文章也是要避讳的,但根据的文章的需要往往是采取同意或近意的词来替代。如柳宗远的《捕蛇者说》因避李世民的名讳,就把“民风”写成“人风”(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)。在文章中的同意避讳势必影响到改姓的同意避讳。如东汉时的汉明帝名叫刘庄,庄姓为避帝讳而改严姓。还有汉安帝其父名庆,庆姓就改为贺姓。(

又如汉文帝名刘恒,恒氏因而改为常氏。)虽没保留下来原姓的形的“基因”、音的“基因”,却保留下了原姓意的“基因”。
避讳改姓也有把复姓改为单姓的。如唐宪宗原名李淳,被立为皇太子以后改名李纯。当时复姓
“淳于”的人为了避讳,就去“淳”留“于”,将复姓改为了单姓,等于保留了原姓的一半的“基因”。但也有因避讳改姓而不用上几种方式,而是同避害一样保留了原姓的部分。如五代时,敬姓在犯后晋高祖石敬塘的讳的同时,又获罪于朝廷,先是避害,敬氏家族将“敬”分为“苟”“文”两个姓氏。几年后,后汉皇帝刘知远君临天下,对苟姓、文姓来说“害”已过去,就复为敬姓。但不久,北宋建立,新皇帝赵匡胤的爷爷名叫“赵敬”,敬姓又犯了皇帝之祖讳,敬姓有避害又转为避讳,再次改为文姓和苟姓。北宋时期有叫文彦博的大臣,他的曾祖父就是先姓敬后姓文的。至今,文姓已是全国大姓,排名在百位大姓之尾。因避讳改姓也有和避害改姓相同的,只是在原姓用的字上作些笔画变更,使之成为新姓。
  晋朝尚书师昺为避晋景帝司马师的名讳,被晋武帝赐令“去头”改师姓为帅姓,开创了另一个
新的姓氏家族,这就是帅姓出自师姓说法的来历,后来,也有部分帅姓因时过境迁而复为师姓的。“帅”比“师”只是少一画,虽说即不同音又不同意,但在字形上,新姓保留了“师”字“基因”,让后人见新姓而不忘原姓。在这一点上又和避害改姓相同了,新姓和原姓都“形似”了。这个避讳改姓之所以另类,因为有其特殊的原因——皇帝“赐令”,师昺已无所选择了,要不然的话,师昺也许会改为“诗昺”了。
以上这些新姓保留了原姓用字的“基因”,实在是承载了很多改姓者的无奈,在情感上对旧姓
的眷恋和难以割舍的精神苦痛。折射出封建社会独裁统治下,人们所受到的压迫和法律制度的残酷。也说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,姓氏已经内化为人格的组成部分,同时,也反映出古人慎终追远的人文情怀。